今天要跟大家談的就是剛落幕的最夯的話題~”5G”
相信這是最近大家最關心的事了,而用這個機會跟大家說明5G
盡量用我能所理解的部分,用最簡單的方式跟大家說明,何謂5G
有時侯可能舉的例子不太對,但是會了讓你快速知道他的意思會是啥
也請大家多多見諒
在此之前,先來說一下所謂的近代通訊技術了
1G(the first generation)
2G(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)=>GSM
3G(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)=>UMTS
4G(Long Term Evolution)=>LTE
5G(New Radio)=>NR
當然也會有很多人說,那2G不是還有DCS 1800 , 3G也有WCDMA這些的
恩~~~團長這邊就只是提個代表性的通訊規格~
而進入到了5G的時代,,而當時再定調的時候,在2018年(有沒有很近的年份)聖地牙哥3GPP會議訂下第一個國際5G標準
當時要第五代的行動通訊~那要有怎樣的規格才叫做5G呢?
下一代行動網路聯盟(Next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Alliance)
當時定義了5G網路的以下要求:
- 要可以用10Gbps的資料傳輸速率支援數萬用戶.
- 而來能用1Gbps資料傳輸速率同時提供給同一區域的人員.
- 支援幾十萬聯皆皆與以用於支援大規模網路的部署.
- 頻譜效率應當相比4G被顯著增強.
- 覆蓋率比4G有所提高.
- 信令系統(signalling systems)效果要更強大.
- 延遲應顯著低於LTE.
以上有些專有名詞,團長這邊就不在多作解說,大家可以複製Google一下
應該就能略知一二.
那在這場會議過了兩年之後~漸漸的,全球許多電信商陸續推出5G的網路服務了
用的那些規格面的條件是否都已經做到了呢?
這時要回到5G內來說~5G分作兩個頻譜,一個叫做sub 6GHz,一個叫做mmWave
sub 6GHz :字面上很好猜就是6G,有n77,n78,n79三個
mmWave : 毫米波24GHz以上,(有一說是24G~40G),有n256,n257,n258
這張表就能知道在中頻跟高頻的5G基地台會需要多少比例
不用擔心~我還弄了這張表~可以略知5G基地台的建構數量比起4G基地台會高出多少了
速度越快,基地台的覆蓋率就會越少
對照一下各家系統者的頻段~在看看5G手機支援頻段會比較正確呦
所以,到時在選擇5G電信業者的時候,你的5G手機是否有支援到?
上面快速表格,你能看到的是經過標金大戰後各家電信拿到的5G執照現狀.
另外5G系統由兩種不同的方式可以建構出來
一為NSA(非獨立組網),簡單來說是用現有基地台為基礎
一為SA(獨立組網)
台灣的部分會是先走NSA在走SA的方向進行
但這時有些人會說~NSA不是真5G,SA才是真5G~
其實我們只要注意一件事就好~就是前面提到的5G會議所訂製出來的規範
5G網路定義再看一次:
- 要可以用10Gbps的資料傳輸速率支援數萬用戶.
- 而來能用1Gbps資料傳輸速率同時提供給同一區域的人員.
- 支援幾十萬聯皆皆與以用於支援大規模網路的部署.
- 頻譜效率應當相比4G被顯著增強.
- 覆蓋率比4G有所提高.
- 信令系統(signalling systems)效果要更強大.
- 延遲應顯著低於LTE.
所以~不管是NSA或是SA還是其他的只要達到上述的條件~就是5G囉
台灣5G的部分有Sub 6 n78 (3.3~3.57GHz) , mmWave (27~29.3GHz)
再目前大致底定的情況下,三代都已經拿好拿滿100MHz的頻寬
大家的選擇就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去選擇你要的系統商了
聽完我的介紹~不知大家是否對5G有點概念了呢?
此外前些日子~因緣際會下體驗到Sony的5G手機 AG-1
這款手機已經再2019 MWC出現過,經過遠傳的實測還能跑出比LTE快100倍的速度
真的相當的屌~~
這邊可以看到這台是走mmWAVE的~所以要飆到最高速的目前可以先看看Sony的呦
一樣是21:9的畫面~下方就是5G天線模組
其實這樣賣給我,我也是可以的呀!!!!
背面一樣是玻璃背蓋~
可以說就是完成度相當高的機子了~再多一個鏡頭就是Xperia 1了
@以上資料來自網路進而整理,如有圖片冒犯之處,再請來信告知~感謝@